擦边球的文案
擦边球的文案是指那些采用不太常见、有创意或稍有冒险的手法、语言,以此吸引读者/观众,达到宣传、推广等目的的文案。这些文案处理得当时,会成为品牌传播的最佳例证之一,同时它也被视为一个独特的营销工具。
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擦边球的文案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运用。因此,对于广告写作从业人员而言,学习这种文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是提高自身素质,增加职业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
什么是擦边球的文案?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营销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在各种社交媒体和广告平台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又调皮又煽情的文案,它们的特点是很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人们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但有时候,这些文案可能会涉及到擦边球的操作。
一、擦边球的定义和内涵
擦边球是一种营销操作方式,就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靠近边缘,去试图钻法律的空子,来达到一定的营销目的。擦边球的本质是在做测试,或者说是在做实验,试图探寻和钻研某些规则的漏洞和弱点,来逐渐扩大自己的营销领域。
擦边球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商业价值,即擦边球是一种有意义的营销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是灰色地带,即擦边球行为在法律上并不属于违法,但容易让人们感到有些不舒服。
三是风险隐患,即擦边球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法律和道德风险,如果没有控制好这种风险,一旦发生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二、擦边球的案例分析
近年来,各种社交媒体和广告平台上出现了很多擦边球的文案,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案例:
案例1:口红、头饰和见面会
某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样一条内容:买口红送头饰;买口红送见面会。虽然没像传销那样,给人留下明显的中奖提示语,但也欺骗了消费者。很多网友在评论中表示,只是因为听说其他人抽中见面会,才急忙购入该品牌口红甚至断货的限量款。最后才发现,见面会只是“有机会得到”,且中奖率极低。
案例2:烤鱼加料
某烤鱼店在线下开业时,在店里放置大屏幕播放自制好评视频,并附有门店二维码,让消费者现场评价即可“赢取烤鱼加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必须完成以下条件,才能享受免费加料:一、在好评视频底部找到门店二维码,并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扫码关注;二、先在店里点满200元,才可享受免费加料。这显然违反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本意。
三、擦边球的利弊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擦边球的利弊并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利: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营销效果
借助擦边球的方式,可以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和讨论,提高品牌曝光率和知名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营销效果。
弊:存在法律和道德风险
如果擦边球操作失控,就很容易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名誉和经济损失,而且还有可能引发不利的社会影响。
利:提升营销创意和心理感受
擦边球操作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营销创意和心理感受。
弊:容易被人揭穿和嘲笑
擦边球操作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果被人揭穿了真相,就很容易被其他人嘲笑和群起而攻之,最终导致营销彻底失败。
四、如何控制擦边球的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通过擦边球的方式来提升营销效果,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好擦边球的风险。下面是一些控制擦边球风险的方法:
合法经营、遵纪守法
企业首要的任务是合法经营、遵纪守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法律和道德底线。
规范操作、提高透明度
企业要规范操作、提高透明度,尽可能让消费者了解真相,减少误解和不满。
评估风险、做好预案
企业要评估风险、做好预案,做到心中有数。在擦边球操作之前,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和规定,评估潜在风险,有计划地制定相关预案。
增强自我批判意识、持续改进
企业要增强自我批判意识、持续改进,对过去的营销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为什么现在擦边球的文案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越来越多的擦边球文案出现,它们常常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眼球的配图甚至虚假的内容来吸引人们的点击。这样的文案现象究竟是为何如此盛行?
第一:流量与点击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数据时代,无论在工作还是在娱乐上,人们对流量的渴求与追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心态。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文案的阅读量与传播力直接关系到它们的“生死存亡”,于是愈演愈烈的流量与点击之争,就让不少写手为了赢得更多的人气与曝光度,决定擦边球。
这些擦边球文案往往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和煽动性,尽管它们的内容并不一定正确或真实。但在用户点击过后,他们的流量和曝光度便得到了大幅提升,从而让这些文案的发布者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第二:信息过载与舆论压力
如今,人们对于新闻和资讯的需求与获取途径也越来越多元化,信息的传递速度和频率也在不断加剧。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人们的阅读时间和精力却在有限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擦边球文案的出现就可以说是一种顺应其发展规律的产品。
尽管大多数人对此表示厌恶,但这种声音非常容易被少数的势力所掌控。由于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极具共性,许多刚开始只是为了吸引眼球的写手们,渐渐发现除了需要持续输出“优秀”的内容,也需要在导向性、立场性和消费市场上满足大众的需求,才能够站住脚跟,这种舆论压力也促使了大量假新闻与误导性的信息流传。
第三:投机取巧与躲避风险
对于部分写手,他们之所以会选择擦边球,正是由于其投机取巧的性质。有时候,他们会在热点事件和话题的评论区内,抛出一些煽动性居高不下的内容来吸引眼球。
而对于发布者来说,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匿名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己可能产生的责任和风险。即使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媒体和平台往往在第一时间将责任推卸到写手或自媒体的身上,而这样的“点名式管理”也让一些发布者有了“欺上瞒下”的想法。
第四:失去真实性与公信力
假新闻和虚假的文案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忽悠人”,它们破坏了真实性、公信力和客观性的基础,损害了受众的信任度。很多曾经“火爆一时”的发布者和自媒体,在刊载大量擦边球文章后,用户群体开始逐渐流失,自身价值也随之水土不服。
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种参差不齐的“擦边球”文案也让整个媒体行业的质量和形象遭到了极大的损害,不利于媒体的健康发展。
如何判断一篇文案是否属于擦边球?
作为一个文案策划人员,我们的目标还是要做出有创意、有亮点、符合品牌风格的文案。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在某些地方“冒险”,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文案更加刺激、有争议,就会更容易引起注意,进而达到目的。
然而,过于冒险的文案也很危险,因为有可能会犯擦边球这种错误。那么,什么样的文案算是擦边球呢?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阐述。
一、不贴近产品本身的文案
如果一篇文案的内容与产品完全没有关系,或者说“想象力”过度发挥,就存在擦边球的可能性。如果文案将重点放在一些与产品不相关的事物上,就有可能把消费者带偏,因而无法达到宣传的效果。
例如,某豆浆机品牌推广活动中,文案竟然是这样的:“每一口豆浆都让你心情舒畅自然,就像你刚刚在草地上裸奔,一切都那么的自然。”这样的文案虽然有亮点,但却没有涉及产品本身,存在擦边球风险。
二、故意制造负能量
故意制造负能量是一类经典的“擦边球”,很多广告人为了让广告更引人注目,故意言过其实,制造负能量。这种做法可能会让其品牌得到短暂的关注,但对品牌长远发展影响很大。
例如,在某化妆品广告中,用“丑女必看”的话来吸引眼球,虽然可以让这个广告流传度增加,但是也很容易引起公愤。因此,制造负能量的文案不仅擦边球,而且很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三、心理误导文案
心理误导文案,就是通过一些不真实、夸张的语言,达到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这种文案往往使用一些不客观的情感用语,带有夸大或虚假的成分。
例如,“只要使用我们的牙膏,你绝对不会再有口臭的困扰”这种语言,虽然让人容易产生信任,但它实际上是欺骗消费者的表现,存在擦边球的问题。
四、无关风格文案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没有边界的文案,没有明确风格的文案。此类文案或许会在创意性上较为出彩,但是却容易让人忽略文案真实想表达的内容,并会让品牌形象变得模糊。
例如,在红酒品牌的广告语中,广告词“尽显霸气,为执念付出一切”,这其实是一个偏离了产品属性,挂了一颗声音大却不一定美丽的情绪概念的广告手法。虽然振奋人心,但是未必能形成曝光频率与良好口碑。
五、过于简单直白的文案
过于简单直白的文案很容易被忽略,因为我们太过熟悉,看到这类文案时,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忽略掉它的存在。这类文案虽不会擦边球,但难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
例如,某品牌推广语“XXX,我们有最好的产品”,虽然没有涉及擦边球的内容,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语言很容易被消费者忽略,不会引起太多关注。
从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擦边球的文案在推销和品牌塑造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而心文ai具有自动化擦边球文案生成的优势,其高效性、精确性和不断优化的功能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营销效果和品牌形象。
不仅如此,心文ai可以适应多行业、多语种的需求,提供可定制化的服务,为企业营销和国际交流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心文ai会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获得市场成功的得力助手。
TAGS: 文案判断文案风险创意写作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