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作文,指的是通过观察窗外景色,引发思考,再以此为素材进行写作的一种形式。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写作技巧,窗外作文在现代依然广泛应用,不论是小学生作文练习还是文学创作都可以看到其身影。那么,窗外作文中的“窗外景色启示录”又是什么呢?它给写作带来了哪些启示?
写作是一种表达,而窗外作文则是发掘素材的过程,窗外作文的开始很简单,就是“看”。可是,许多人看的却不是同样的东西,望着窗外的人也就是我们眼中的世界各异。打个比方,每个人的窗户就像1个独立的视角,从这里出发就会有不同结果。窗外作文的“窗外景色启示录”就是从这些不同的视角中,将我们注意到的不同事物转化成文章的灵感和启示。
窗外景色启示录不仅可以是文学作品,还包括了论文、科普、社科文章等等。从技巧上来说,我们应该尝试整合各种观察,比如印象、想象、复制,来获得对于窗外的感性感知、意象,而后再加以审视、解读、理解,通过筛选、去粗取精等手段,使得写作内容更加的趋于深入细致、结构分明、信息丰富、自觉性强。
例如,《红楼梦》中就有极多的场景是通过人物对窗外山水、花草、鸟兽等景物的描述来展现人物心境与内心活动。比如曹雪芹以此说法描写宝玉后花园的山、水、石,营造出满目青翠,形态各异的生态景观,为宝玉高雅繁华的内心世界添加了一丝清新与回归自然的气息。正如这样,窗外景物不仅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的一种工具,亦是为人视野的开拓、情感体验的丰富、批判意识的觉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当然,还有很多经典作品都用到了“窗外景色启示录”,例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一部刻画文化大革命和文革后时期大都市生活状况的小说,通过对街道上窗户、绿化园林、快速路边情景、华丽宾馆等场景的铺陈,向读者直接介绍了这场暴力政治运动下的混乱与暴丑,升华出了一种穿刺人心、历历在目的忧患意识。而巴尔扎克的《费门》则通过客观记录窗外景象、绘制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描绘出法国19世纪社会的各种缩影,对社会不平等、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等恩格斯式议题,提供了具有洞见性的论述基础和生动切身的视听感受。
对于大多数写作者,窗外景色启示录常常是一种常规和习惯性的写作方法。例如,以旅游文章为例,不同的旅行目的地都有着独特、迷人的窗外景色。可以通过观察窗户外面的景色,感受到不同地方的气息、文化、历史,为读者提供阅读价值。在诗歌创作中,窗外景色启示录还可以通过涉及天气、植物、动物等元素,使诗歌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想象。在短篇小说中,则可以以窗外景色来展现人物之间的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总之,窗外作文的“窗外景色启示录”是一种灵感和启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窗外美丽的景色来启发对生活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观察窗户外面的世界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成年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巨大收获。只有经常运用它,才能使那些平凡的事物变得迷人,让作品更加丰富有趣。
TAGS: 视角转换自然元素心情变幻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