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在读完之后,深深感到这个孤独的拳击手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首先,我被孔乙己深深打动。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却深明大义,心地善良。他在酒桌上教训那个狂妄自大的豪客时,发自内心的义愤可谓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他的拳击才华更是超群,以至于赢得了比赛,但是他依然被视为弱者被人欺凌。他的孤独和愤怒,使人深感同情。
然而,这份同情并没有让我认为孔乙己是个无可救药的可怜人物。他埋头苦干,不怕艰苦,拥有一份自尊,这正是塑造真正的“新人”的有力元素。他在酒馆一直忍辱负重,用自己的拳头来维护荣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许多底层人士的生活境遇。
孔乙己的悲剧也让我深思。他的全部人生似乎就只有一次胜利,而他的命运却注定搁浅。究其根源,这很大程度上还是社会的问题。没有受过严格的拳击训练,他如何能够在轻松的比赛中取得胜利呢?更何况,这次比赛到底是否公正,我们是无从得知的。孔乙己在比赛中的胜利,只是一个“短暂的伟大”,而他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则是长期的卑微、沉寂与无望。这正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问题和人文矛盾,使人不得不感慨!
除此之外,小说中的设定也引起我深思。年迈的老板和失去抚养孩子的窦娥妻子是两个不同的角色,而他们却共同承担了社会压力。他们对孔乙己并不真正关心,这有如当时很多底层民众在面临压力时的处理,他们只把自己的生计看得更加重要。这种现象似乎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普遍存在,让人唏嘘不已。
最后,小说中的写作技巧也令我留下深刻印象。鲁迅先生以简洁又有力的文字,表现了孔乙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又通过个人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底层和贫困现状。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得小说读来别具一格,充满了思考和反思的价值。
总而言之,《孔乙己》这篇小说让我感动,让我思考,让我对那个年代、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文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正如另外一位大师所说的一样:“一篇好文,是深入人心的”。